业内人士认为,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,国家将在产业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发电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。
争议不下的标杆电价也令企业界感到头痛,主导1元电价的施正荣近日也多次表示,不管是敦煌1.09元/度的标杆价格,还是1.1-1.2元/度,都将是鸡肋。我们一定要制定出一套让各级政府、投资者、电网企业清楚明了的制度,这个产业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。
在示范运行几年之后,光伏的合理电价才可能得出。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多晶硅价格的暴跌,促使依赖国际市场的多晶硅企业开始关注国内市场,而多晶硅的价格下跌使得光伏发电的成本大幅下降,这成为开启国内光伏市场的重要契机。[page]现在企业界也不希望出台这个标杆电价了,因为价格太低,孟宪淦说。而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则指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,管理体制的问题,之前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,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适应光伏建设管理的程序,而这个程序只有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来探索。显然,关于光伏电价的争议还没有结束。
这一宣言将半年前还处在4元电价的光伏行业以一种全新面目推到了公众面前,事实上,2008年的两个国家示范太阳能发电项目:上海市崇明岛项目、内蒙古鄂尔多斯项目上网电价还是4元/度,业界曾预计到2010年光伏发电成本可降至3元/度,到2020年方能下降至1元/度左右。他表示,这个定价会让东部地区无人来投资。2011年,预计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德国,新增产能的增长,将由于削减激励措施的计划而放缓,一位行业官员日前表示。
德国增加了超过7吉瓦的光伏产能,在2010年达到17吉瓦,相当于17个大型电站。我们对于德国市场的预测是直到2020年,它的增长空间将变为3到5吉瓦(每年)。根据德国政府到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,光伏总产能到那年预计将上升至52GW,而BSW有一个更乐观的预计:到2020年增长至70GW。2011年预计将安装6吉瓦,德国太阳能产业协会(BSW)的主任Klaus Bernhard Hofmann,日前在北部意大利举行的国际光伏会议上透露。
今年早期,德国通过了一项法律条款,将从今年夏天开始削减高达15%的太阳能补贴,其中,对于屋顶安装的削减将从七月份开始,对地面电池组件的削减将从九月份开始。受2011年削减太阳能补贴计划的影响,德国将在今年安装5到6吉瓦的新增产能,Hofmann在会议的间隙表示
在BSW关于行业发展的九个主要的目标中,还包括:到2020年,德国的系统价格将下降50%以上。2011年,预计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德国,新增产能的增长,将由于削减激励措施的计划而放缓,一位行业官员日前表示。受2011年削减太阳能补贴计划的影响,德国将在今年安装5到6吉瓦的新增产能,Hofmann在会议的间隙表示。德国增加了超过7吉瓦的光伏产能,在2010年达到17吉瓦,相当于17个大型电站。
我们对于德国市场的预测是直到2020年,它的增长空间将变为3到5吉瓦(每年)。根据德国政府到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,光伏总产能到那年预计将上升至52GW,而BSW有一个更乐观的预计:到2020年增长至70GW。2011年预计将安装6吉瓦,德国太阳能产业协会(BSW)的主任Klaus Bernhard Hofmann,日前在北部意大利举行的国际光伏会议上透露。今年早期,德国通过了一项法律条款,将从今年夏天开始削减高达15%的太阳能补贴,其中,对于屋顶安装的削减将从七月份开始,对地面电池组件的削减将从九月份开始
他表示,选择在何时、以何种形式开始这次质量检查还没有最终确定,但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在计划这项工作。加之,太阳能电站大都建在西部地区,风沙较大,影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寿命,高质量的光伏组件和成熟的电站管理显得格外重要。
力诺光伏集团总裁司海建说,这对质量过硬的品牌是一个好机会,对以低价低质打市场的企业则是一个打击。5月3日,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,国家质检总局正计划开展一次全国光伏产业质量抽查,对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整顿。
因此,国家质检总局才会计划进行全国光伏产业质量抽查。质量检测需加速启动据了解,一直以来,我国光伏组件绝大多数是要出口到国外,但随着国内市场逐步启动的情况下,国家质检总局将对光伏产品质量的关注逐步加强。司海建说,质量将是未来10年我国光伏产业关注的重点。IBC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昂说,中国政府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,这会让人们对太阳能留下不好的印象。低质产品留在国内?大家都心知肚明,国内用的光伏组件质量是比国外低。这是非常可惜的现象。
财政部经建司能源处处长吴海军曾表示:一旦发现作假,严惩不贷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发电项目人士对本报记者称,当前存在出口的光伏组件比内销光伏组件质量好的现象。
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先拿下组件再说。组件出口增加质检环节本报记者从相关企业了解到,为了确认中国出口的光伏组件是否存在外国买家所投诉的质量问题,海关部门已从去年9月开始,在我国光伏组件的出口流程中临时增加了一项质量检查环节。
他表示,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正处于抢占资源的阶段,光伏电站开发商都在抢购组件,在组件质量监管上并不是很理想。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,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。
他表示,海关部门布置的检查工作只是阶段性的,为期一个季度,但已经起到督促企业重视产品质量的效果。由于光伏组件的成本占光伏电站成本的一半左右,抢下项目的企业在采购光伏组件时也会压低价格。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表示,虽然国内市场还很小,但国内外市场的组件出厂价格是一样的,不存在内外质量不同的情况。他表示,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是25年,在前5年里质量问题还体现不太出来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质量不好的组件将会在未来暴露出大量的问题。
如果能够开展抽查对行业来说肯定是一个好事。这项工作交由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,所检测的主要指标是光伏组件的实际功率与标准的是否相符。
而这次抽查工作何时开始还是未知数,知情人士称一切还只是在计划当中。他并未透露质量检测的具体检查结果。
上述光伏发电项目人士对本报记者说。司海建也表示,压价的现象虽然存在,但国内市场的组件价格并没有大规模低于国外,今年以来国内外组件价格基本相当。
上述技术人员认为由于市场迅速发展,光伏组件销量快速提高,使得部分光伏组件生产商偷工减料。一位参与这项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说,但新成立的厂家可能由于经验不足,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。其直接原因在于,随着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,很多缺少技术经验的企业参与进来,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,遭到国外客户退货和投诉,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。而除出口产品外,光伏组件的质量问题也影响到我国太阳能示范项目的示范效果。
现在光伏组件生产企业非常多,小企业的产品质量也很不稳定。一些新进入光伏领域的企业缺少技术经验,质量管控不到位。
而光伏组件生产商就会把质量一般的产品低价卖给国内的项目,而质量好的组件则高价出口。此外,我国太阳能项目采取公开招标、低价者得的形式,参与竞标的企业为了抢下项目,不惜以不合理的低价竞标。
上述光伏开发项目人士介绍,我国光伏电站开发商大部分自己没有组件质量检测设备,因此对所购买产品的质量缺少控制力。对于上述现象,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只是个例,我国主管部门对产品质量有相关的要求,而且在有些方面要求比国外更加严格。